您好!歡迎進入北京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官方微信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qū)永定路86號
郵 箱:zxyxck@163.com
24小時服務熱線:13521828421
版權所有:北京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備案號:京ICP備12006550號-1 中企動力 北京
特色醫(yī)療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組織開展晚期下咽癌多學科討論
瀏覽量
【摘要】:
近期,我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馬文成醫(yī)生門診接診了一位出現右側咽痛伴吞咽異物感癥狀兩個月的老年患者,詳細詢問病史后,為患者進行了電子鼻咽喉鏡,提示:右側梨狀窩可見粉紅色菜花樣新生物,大小約2.5cm,與周圍組織邊界不清;局麻下病理活檢提示:右側梨狀窩腫物中分化鱗癌。



下咽癌是頭頸部預后較差的腫瘤之一,文獻報告的全人群總體5年生存率僅有25%~35%。下咽位于咽喉要道,是呼吸、吞咽以及語言的重要通路。因此,對于下咽癌而言,提高生存率和器官功能保全同樣重要。
對于早期下咽癌,單純手術或放療均可取得較好療效;局部晚期下咽癌多需要采用綜合治療手段,主要有三種治療模式推薦:以手術為主的治療模式、同期放化療模式,以及誘導化療篩選放療敏感患者的治療模式。以手術為主的治療模式,大多數需要全喉全下咽切除,手術風險大,器官功能損害嚴重;同期放化療模式,不加以區(qū)分放療敏感或抵抗的患者,使放療不敏感的患者喪失早期手術的機會;誘導化療篩選放療敏感患者治療模式,誘導化療敏感度不能直接代表放療敏感度,部分化療抵抗的患者在接受根治性放療后仍能獲得長期生存。因此,探索新的既能提高局部晚期下咽癌療效,又能保全器官功能的治療策略,成為迫切需要。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趙龍珠組織放射科、腫瘤科、麻醉手術科、外科、病理科,就該病例開展了多學科討論。

放射科主任張賀誠根據影像學資料,對腫瘤侵襲范圍及腫瘤浸潤深度進行了詳細分析;腫瘤科副主任鄧海燕提出了對于該患者頭頸部惡性腫瘤的個體化內科治療方案,并重點講解了2025頭頸部鱗癌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指南;麻醉手術科主任韓雷對于評估相關的手術麻醉風險及麻醉插管的選擇進行了講解;神經外科張萬增副主任醫(yī)師剖析講解了與腫瘤相關供血血管及臨近血管與腫瘤之間的關系;病理科王秀青老師就目前活檢病理結果,進行了相關腫瘤類型惡性程度及免疫組化的詳細分析;外科護士長韓艷樂圍繞患者術后常規(guī)護理及風險與大家展開討論。
通過此次會診討論,確定了患者的腫瘤分期,并根據檢查結果相關數據,決定先采用動脈灌注化療和免疫治療,3-4周后經評估再制定手術方案。
動脈灌注化療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近期開展的新技術,可以保持局部藥物高濃度,而用藥劑量僅為全身化療的三分之一,不僅能達到滅活腫瘤并減少全身不良反應的目的,而且對轉移灶亦有效。該技術為局部晚期頭頸部鱗癌降期手術、器官保留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方式,并縮短治療周期,老年人也可以接受。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郭墨涵